刘道中四岁的时候,外出打工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齐齐丧命。 他也因此成为了孤儿,只能在村里人的接济中慢慢长大。 在他们村后山上有一座破旧的道观。 里面住着一个叫做出云的老道士,不知道为什么老道对刘道中颇为喜欢。 刘道中的名字也是出云给起的,寓意为道门中兴的意思。 老道经常给刘道中吃一些自己从山里采摘的野果之类的,并告诉他这些东西对他的身体有好处。到了刘道中上学识字后,老道要求他放学后必须来道观住。 并且告诉他,即使他上到大学,读了博士,钱的事也不用他操心,老道都能轻松给他解决。 老道对他的学习成绩啥的从来不去关心,却时不时的扔给他一本书让他去读。这些书印刷的很少,大多是手抄的,甚至还有一些是在竹片和布匹上的。而且书上的文字根本就没有简体的,繁体的也不是全部,甚至还有甲骨文。 所以在读这些书以前,需要先学字,老道虽然不太会教学生,但架不住刘道中聪明啊。尤其是记忆力不能说过目不忘,但也好像差不了太多。 而且老道只教刘道中识字,对书中的内容却不给讲,只说能懂则懂,不懂的记住就可。小的时候不知道,年纪越大越觉出了这些书的珍贵。 直至刘道中上了大学,能经常泡图书馆了,互联网的强大也深深地感觉到后,更加知道这些书中有一部分,不能用珍贵来形容,应该用已不存于世,不,根本就连传说中都没有出现过,说是价无可估才不为过。 上了大学虽然不能每天都回道观,但是由于离家不远,而且大学相对时间比较宽松,每周还是都能回去那么一两天的。而且刘道中真的把老道当亲人看待的,记得小时候觉得应该喊老道爷爷的。 但老道死活不答应,就让喊自己老道。模糊记得老道嘟囔啥身份不够什么的。 虽然小时候就觉得老道胡子都是白的,年纪应该很大了。但二十来年过去了,在刘道中看来老道的面貌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。但是潜意识总感觉应该多陪陪他。 这天刘道中刚回到道观,老道对他说到:“我这里的书你都读过了,如果有感觉记得不熟的可温习一遍,另外...